上一页|1|2|3|4|5|上一页
/5页

主题:梅江风景区E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

发表于2012-03-20
区位分析

梅江南位于天津市东南方,是天津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。历史为天津市区唯一一块沼泽型湿地。

设计界限

湿地公园位于梅江风景区西侧(景区规划E地块),北至规划次干道一,西至李港铁路东路,南至规划支路五,东至规划次干道三,西侧紧邻李港铁路。



发表于2012-03-20
市政设施

35KV变电所1座:位于铁路东路与规划支路五交叉口处,占地1500平方米。

环卫设施1座:位于铁路东路与规划支路五交叉口处,占地1500平方米。

煤气服务站1座:位于铁路东路与规划支路五交口处,占地900平方米。

燃气高中压站一座,占地200平方米。

基地东侧中部设计泵站一座,占地4000平方米。
发表于2012-03-20
绿化控制线:

西侧李港铁路东路绿化带宽度不小于10米,(控制线以内不得建设建筑项目)

北侧规划次干道一绿化带宽度不小于5米,

东侧规划次干道三绿化带宽度不小于5米,

南侧规划支路五绿化带宽度不小于5米。
发表于2012-03-20
规划公建指标

公厕:3处公厕(3x100平米);

管理用房:2处200平米,一处2000平米;

规划一处危险品库,占地1000平米,建筑面积300平米。

机、非停车场及指标:

机、非停车场要求:结合设计出入口,设置停车场。

动车:271辆;非机动车1355辆
发表于2012-03-20
项目定位

通过利用、改造现状资源使原来的自然沼泽式湿地成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。为市民及附近居民提供一片具有游憩功能的生态、休闲、科学、艺术的公园绿地,并承担梅江风景区的水循环、水处理功能。
发表于2012-03-20
设计原则


1、在设计中遵循生态化的原则,严格控制开发量和人工设施的数量,为可持续的景观开发提供条件。

2、将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和模拟自然湿地有机结合,形成各种形态的水景,使得游览者能得到从人工到自然的各种景观体验。

3、从整体的空间布局到细部的景观设施设计中,力图加入文化的内涵,以提高本公园的文化品质,凸显其艺术特质。

4、尽量保留并充分利用本地块的资源优势,如现状树木和水面,并将其作为重要的造景元素。
发表于2012-03-20
景观特色

不同水体、不同湿地景观体验。丰富的水岸,水生、沼生、陆生植物的变化。



发表于2012-03-20
分区设计——坡地河道区

坡地河道区定位为全园水体较为幽静的窄水面河道。两侧为坡地,最高点达到4.5m,形成两坡夹河道的效果,同时也为整个风景区的绿色背景。有效阻隔住西侧铁路及高压线对整个风景区的影响。驳岸采取草坡入水形式,结合驳岸布置木栈道、木平台,种植水生植物。中间放置两座人行景观桥。




发表于2012-03-20
分区设计——开阔水面区

开阔水面区空间为全园最为开敞的一区,水面约90m宽220m 长。西侧为高约4m的坡地,为风景区的一个绿色背景。东侧较为开敞,岛上种植以碧桃、柳树、草花为主,并留出视线通道,使人感觉园内水面与风景区大湖面连为一体。灯塔和跌水为全园的观赏点标志物。



发表于2012-03-20
分区设计——自然沼泽型湿地区

自然沼泽型湿地区空间较为围合,景观形式最为朴素自然。为湿地植物展示、自然湿地体验、城市居民思考感悟、艺术家灵感溯寻提供了景观空间。

分区设计——人工强制性湿地区

人工强制性湿地为整个湿地公园的水净化关键所在。保证了湿地公园及风景区大湖面的水质。结合人工塘床设置了四个出水口,形成了较好的跌瀑效果。其中两个具有科普教育意义。



上一页|1|2|3|4|5|上一页
/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