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【爱在今秋】远在家乡的父母,愿你们一切都好

发表于2012-10-25

   有感于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帖子,我也非常内疚也非常自责……

   子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

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,曾私下耻笑: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?曾经我很赞叹“好男儿志在四方”这句话,梦想去云游四方。

带着这个梦想,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,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。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,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。殊不知世事艰辛,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体会到了。

    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

一次离去的结束意味着更远的离去,归期却不可知。回头再望,家乡是如此美丽,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。

仔细再读:子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方觉其中的奥秘。

这句话出自《论语》中的《里仁》这一篇。意思是:孔子说:“父母在世,不出远门。如果要出远门,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。”方,在这里是指方向,地方,处所。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: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(远游就做不到了),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。

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“游必有方”呢?

 每一次回家,都是来去匆匆。即使在家里的一段时间,也是整天对着电脑,忙这忙那,搞东搞西,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。也许是真的忙碌,也许是习惯了漂泊,也许唯有父母能不挑剔我的所作所为……

 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,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:父母又苍老了许多,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,身体已渐渐逝去,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。

 每次给父母打电话,父亲依旧再三叮嘱我:在外多注意身体!此刻,我深感——母爱、父爱如山!

   子游问孝。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”《论语》中对"孝"的强调,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。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,而非物质的满足。切不可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孝而亲不在”。

   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此刻是否听到儿子的心声。

发表于2012-10-25
自己哭一个
发表于2012-10-25
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,

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。

一年一度秋风劲,不似春光,

胜似春光,寥廓江天万里霜。

发表于2012-10-25
 好文,这个必须顶
发表于2012-10-26
发表于2012-10-26
发表于2012-10-26
发表于2012-10-26
发表于2012-10-26
发表于2012-10-26

重九江村午宴开,奉觞祝寿菊花醅。

明年更比今年健,共把青春倒挽回。
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